16日
2022年08月
今年1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因二氧化钛潜在的遗传毒性删除了其在食品添加剂清单中的授权,二氧化钛在食品等领域的安全问题多次受到关注。7月,国外消费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某品牌彩虹糖中含有“高含量”的二氧化钛。
二氧化钛作为常见的白色颜料,不仅可作为糖果等食品及口服固体或半固体型药物的着色剂,还可作为食品接触材料用添加剂。那么,在食品接触材料领域,二氧化钛的安全和管控要求如何?
二氧化钛为白色固体或粉末状的氧化物,不溶于水、稀碱和稀酸溶液,具有良好的不透明性、白度和光亮度,是公认的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医疗、化妆品及食品等领域中。在食品接触材料领域,二氧化钛主要作为添加剂使用,发挥着色和填料功能,应用领域涉及塑料、涂料、橡胶、油墨、黏合剂及纸和纸板材料。
现有科学研究表明,二氧化钛在全身和器官的毒性研究中表现出较低毒性,在剂量高达1000mg/kg bw/d时也未显示副作用,包括生殖和发育毒性。然而:
1. 二氧化钛在大鼠试验中表现出潜在的神经毒性作用;
2. 二氧化钛可能导致DNA链断裂和染色体损伤,不排除存在遗传毒性的可能;
3. 虽然二氧化钛吸收率低,但其较长的半衰期可能导致其在体内积聚。
在食品接触材料领域,主要依据早期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二氧化钛在全身和器官的毒性中显示较低毒性,且具备优良的性能,目前多国(或地区)均对其进行了授权。通过查询整理了以下国家的授权情况,详情见下表1。
表1 二氧化钛的法规管控要求
由上表可知,中国、美国、欧盟、德国对二氧化钛的授权范围涵盖多种材质,且对使用量和终产品的迁移限制相对较少,除了德国规定硅橡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不能超过3%,其他各国均没有特殊限制,一般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尽管二氧化钛作为食品、医药或食品接触材料等的添加剂已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安全评估的不断推进,其安全性也备受质疑。
1. 食品添加剂领域
2021年5月,欧洲食品安全局(简称EFSA)发布《二氧化钛(E171)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科学意见。意见指出,基于最新科研结果,不能排除二氧化钛存在遗传毒性的可能。因此,不再认为将其用作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根据该意见,欧盟委员会于2022年1月发布(EU) 2022/63法规《修订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E171)的(EC) No 1333/2008法规附件II和III》,删除食品添加剂清单中的二氧化钛,自2022年2月7日起生效。
点击查看相关网址:
2. 食品接触材料领域
2019年6月,EFSA发布《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物质(表面用氟化物改性氧化铝处理的二氧化钛)的安全性评估》科学意见。意见指出,当聚合物中该物质的使用量不超过25%(w/w)时,可在任何时间和温度下与各类食品接触。但是,考虑到存在铝和氟化物的迁移风险,当使用该物质的极性聚合物预期接触酸性食品时,使用条件应限于100℃、4h以内。
点击查看相关网址:
鉴于安全评估的不断深入,二氧化钛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正逐步受到关注。DPTC提醒相关企业:
1. 及时关注各国法规动态,包括使用量等限制性要求,同时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使用量或选用其他相对安全的产品。
2. 对自身产品进行摸底排查,了解二氧化钛的含量水平。虽然目前各国法规均未限制终产品的迁移情况,但根据GB 9685-2016相关规定,在“SML”和“SML(T)”均无限量要求的情况下,添加剂的迁移量不得超过60mg/kg。建议企业以此为参考依据,排查产品中二氧化钛的迁移情况,以便准确防控风险。
文章来源: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常州DPTC-FCM)
0 评论